查看: 936|回复: 4

膝盖的故事(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0 15: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故知新。先上两个我过去收录的旧贴看看:
  
第一篇是N年前某人对的评论(上山与下山——保护膝盖的重要性):
……
每每登山状况:
上山速度慢腾腾象蜗牛爬!心肺输出功率低下,满足不了向肌体输氧功能,对于别人还是相对轻松的有氧运动猛驴们却早已进入痛苦地无氧运动状态,需要停下来N次喘个不止才能维持向已透支的肌体补氧。登山体能如此差劲!这还是在京郊低海拔的表现,若到了西北高海拔缺氧地区情况可想而知?
  
上山所表现的是体能差劲、竞技水平业余。而下山表现的则是无知----自残膝盖比谁都专业!!!上山时体能差劲慢腾腾,下山不需要体能了终于有机会表现速度了!可以尽情地飚速了!用屁股指挥脑袋本性表现无疑。
  
下山速度越快膝盖遭受的冲击力就越大,一位已经被残废掉膝盖的GG到北医三院运动损伤科就疹专家告之:快速下山膝盖遭受的冲击力约是自身体重的5倍。如果按人均60公斤+负重20公斤=80公斤,1000米的山峰每下降1米需要迈2步计算,那么膝盖将遭受2000次400公斤(接近半吨)的打击!结果能不残废吗!?竟然还有以超负重表现自己有多牛,以超负重猛砸自己膝盖的白痴!
  
另1被残废掉膝盖的MM到3院就医时被告之:膝盖内XX软骨损伤,关节囊积水。
  
另1较著名领队私下承认:自己的膝盖早已残废,大多数领队的膝盖也已经残废掉了。
  
参加10次以上活动的还有几副好膝盖?
  
那些已经残废掉的膝盖转动时会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如果自行车的前后轴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意味着什么?
  
专业登山运动员要是照的二杆子爬法登山,双腿早被锯掉了!!!
……
  
第二篇 如何保护你的膝盖?
  
  我推荐这样做:保持背包重量在体重的1/4,极限情况下不超过1/3,尽量使用护膝来减少冲击,辅助使用登山杖。这样会带给你更长的户外运动寿命。
  
  2002年12月16日,阴天,有零星小雪,今天的左腿又有一点酸痛的感觉,这个感觉已经持续几天了,虽然不是在某一个穿越中受的伤,但是几次大运动量穿越中,左腿膝盖已经给了我多次警告,也许膝盖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膝伤的来源
  
  帖子贴到这里,肯定是要说明运动伤害的,对于愈演愈烈的户外运动,我这个运动几年的人想给户外新手和老手们一些劝告:
    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膝盖,我们小站诸多大骡子都因为膝伤逐渐减少、甚至退出了户外运动的圈子,着实可惜。
    那么膝盖的伤主要是由什么问题引起的呢?一个是鞋子不能给脚足够的支撑,转而使膝盖直接受到地面的冲击;其次是因为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比如下山奔跑,对膝盖造成冲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恰当的背负过重的背包。问题出来了,如何解决?
  
    ●我们应该背多重的包?
  
    鞋子可以买能够对脚提供足够支撑和缓冲的产品,下山可以不跑,那么包究竟应该背多重?在户外的圈子里流传着背包不要超过自己体重1/3的名言,多数人在进入户外圈子的时候都以这个名言来指导自己的负重,因此出现相互攀比自己背多少公斤,走多快……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推向了运动伤害的边缘。这里不去探讨是谁总结了这么个经典的比例,但是如果新手直接照这个套,不出3年,1/3的人都回出现运动损伤(我也总结个1/3定律)。
  
    我们假设这个定律是欧美总结出来的,但是人种不同,总也要由个变通吧。1/3应该认为是在一个极限条件下长距离穿越的上限,最初身体状态好,背1/3重量的包感觉轻松,但是这会悄悄的给身体埋下损伤的根源,在长期负重后,膝盖往往是第一个出问题的部位,而且恢复起来非常慢,小站的几位伤员应该最清楚。
  
    因此,将背包的重量降下来非常必要,起码可以缓解膝盖的压迫。那我为例子:体重60公斤,以前经常背20~22公斤的包,感觉不是很累(膝盖“累”是很难发现的,当你有感觉的时候,意味着你必须停下户外运动,需要修养膝盖了)。但是今年的几次自虐穿越中,感觉膝盖已经不舒服了,有一股不能使全力,且不太听使唤的感觉。在背包重量减轻到体重的1/4,也就是说我背15公斤左右时,膝盖很少出现问题,这似乎算心里安慰,但是5公斤的重量确实对膝盖起到了致命的毁灭作用。
  
    因此我推荐这样做:保持背包重量在体重的1/4,极限情况下不超过1/3,尽量使用护膝来减少冲击,辅助使用登山杖。这样会带给你更长的户外运动寿命。
  
    ●减轻背包重量的秘诀
  
    下面来计算背包中物品的重量问题。大背包,重量在2~3公斤,必备;睡袋,2~3公斤,必备;防潮垫,0.7公斤,必备;各种衣服,含抓绒、羽绒服等保暖替换衣服,春夏2公斤、冬天3公斤,必备;食品,特指固体,0.7~1公斤,必备;水,含饮料、牛奶,1.5~2公斤,必备;头灯、军刀、碗筷等杂物,3公斤(多了点,可以含炉子),必备。帐篷,2~3人一顶,平均重量2~3公斤(背帐篷的人可以少背其它的东西);技术装备另记。
我们计算一下:   2+2+0.7+2+0.7+1.5+3+2=   这是少的14公斤,多的话多3公斤,17公斤的包主要是冬季出行。摄影的不要拍砖,因为我没有写摄影包的重量。
    这个包已经可以应付多数困难的情况了,想想超重的包里是什么?FB物资啊,为了一时的FB,影响未来户外运动未免显的短视了一些。
  
    回归自然吧,让我们不要为了一时间的口腹之欲,损伤我们的身体、膝盖,也希望有膝伤的朋友在养伤的同时,看看背包里有那些不必要的FB用品,咬牙扔掉它!

引子:
跑上跑下鬼见愁,膝盖竟然有了小感觉,有点肝颤怕耽误五一出行
So
翻出来了老帖子,记得看过,但是不知道出处了。。。So转载来,也许有益诸位。。。。。。
参:
http://www.doyouhike.net/city/ningbo/243484,0,0,0.html

(未完整转载,需要的人自然会点击去详细学习,给---仍然在休养的驴子们,早点上山喔)
发表于 2011-12-10 1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0 23: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跑步下山的;P
发表于 2011-12-11 0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11 07: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上山,就怕下山,护膝、手套、螃蟹步组合。:funk: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