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棱皮龟 (LEATHERBACK TURTLE)
见你真的很难欸,笨笨的海精灵。我曾在马来西亚东海岸的海龟沙滩(RANTAU ABANG)守候通宵,为的是能看见你这重达一吨的笨家伙上岸产卵。那天是满月,你最喜欢的时候,但你没来。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些讨厌的人类惊扰了你。还是已经过了你们的最佳产卵时间(每年5月至8月)哦,也许你去了隔壁那块禁止人类入内的海滩。不管怎么说,来到这片海滩的你是幸运的,不再会有人捕捉你,也不再会有人抢走你的蛋。做为世界上仅有的六个棱皮龟产卵地,这里已变成保护区。
最终还是见到你,在海里。PERHENTIAN岛是马来西亚的潜水天堂,也是你的家。船夫说他知道怎么找到你。他找到了,按他指示的方位,我跳入海中,一下就看见你那庞大的身躯,就在前方两米处。想追上你,摸摸你那著名的背甲,或干脆骑上去,象传说中的那样(原谅我这样想,按规矩潜水时是不能碰触任何海洋生物的),但你一扭身就把我抛后数米,原来你在海里是如此的灵巧,全不是沙滩上的那副笨重模样。两分钟后,你芳踪渺然。我只好叹气上船,船夫嘲笑我的痴心,他告诉我没有一个人能骑上海龟,除非是驯化过的。哦不,不要被驯化,我只希望你永远象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笨笨的海精灵
潜水篇
第一次浮潜(SNOKELLING),感觉的是兴奋,奇形怪状的珊瑚礁,穿花蝴蝶般的鱼群,蓝色海面下竟是龙宫宝藏一般的缤纷色彩。
第一次深潜(SCUBA DIVING),感觉的是恐惧,透过十多米深的海水向上望去,太阳已变成一个巨大的耀眼白斑。死死咬住呼吸管,计算着一但出事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浮上水面。其实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 而是淹死前的那一段挣扎。
后来,便独自带着面镜(MASK)和脚蹼(FIN)去各国的海湾里浮潜,探访辨认不同的珊瑚和鱼。
后来,便坐船出海,背着气罐(GAS TANK),拉着潜水教练(DIVING MASTER)的手,翩翩于海底礁石间,相信自己就是那条正巡视着海底花园的美人鱼。
而现在,天天在俱乐部的游泳池里游泳,却经常想象自己是潜在太平洋上某个礁湖里,看海葵绽放,被鱼群簇拥。。。。。。不由自主想问,你们好吗,我久违的朋友?何时才能回到大海与你们同游同嬉?
珊瑚,鱼和海底花园
马来西亚东海岸的PERHENTIAN双岛(大岛和小岛)之间有一处暗礁被称为海底花园,那里是浮潜者的天堂。阳光透过水晶般透明的海水直射海底。淡绿色的角珊瑚(HORN CORAL)伸出鹿角般的枝丫如森林覆盖整片海床,雪白的脑珊瑚(BRAIN CORAL)躲藏在礁石的阴影下。珊瑚丛中遍布粉红淡青的海葵(ANEMONE),橙黄色带白围脖的小丑鱼(CLOWN FISH)是海葵的免费房客,时不常探头探脑看看外面的动静。这时,鲜红和天蓝色的笛鲷(SNAPPER)便看准机会冷不丁冲过来吓它一吓。一群一米多长的箭鱼老僧入定般悬浮在水中,阳光下它们那绿色蛇样的身体也变的半透明起来。水中是如此的宁静,仿佛时间也停止了流逝。
附近小岛上的珊瑚湾,也是个浮潜的好地方。曾经独自在那里消磨了大半天,就在要上岸的刹那间,眼角瞥见一团黑影,照直游过去,愿来是条一米长,半米宽的拿破仑鱼(NAPOLEON FISH),此鱼因头部呈三角形,酷似拿破仑戴的三角帽而得名。拿破仑鱼一般很少靠近岛屿,也很少靠近潜水者。庆幸着自己的好运气,准备再靠近点时,又有几条游了过来。面对几米开外五六条巨大的鱼,突然心生胆怯,怕万一它们发起狂来,就我一个人。。。。。,还是上岸吧。
而马六甲海峡里的帕亚岛(PALAU PAYA)岛边又是另一翻景象:这里淡紫色的树珊瑚(TREE CORAL)占了统治地位。好象是为了迎合它们的颜色,礁石缝里的砗磲(TRIDACNA)张开他们巨大的贝壳,露出深紫色带斑点的身体,如西班牙舞女的裙边。这些貌似无害的软体动物,能长到250公斤,单扇贝壳可用来作小孩的洗澡盆。潜水者不当心踩上去,两扇贝壳就会立刻紧紧合拢夹住倒霉者的脚,不知有多少采珠人因此丧身。银白色的黄尾瓬摇着它们标志性的黄尾巴成群结队围着潜水者讨食,从鸡骨到面包,有什么吃什么。偶尔,巨大的石斑鱼(GROUPER)从深水中浮起也想分一杯羹,看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和两排利齿,还是逃为上策。
安达曼海里的兰丹岛(KO LANTA)和皮皮岛(KO PIPI)则有着更多的软珊瑚(SOFT CORAL),桃红,雪青,鲜黄,浅粉,随水摇曳,极其艳丽。海床上,深灰或深黑色海参(SEA CUCUMBER)挪动着肥胖的身体,不时掀起一阵沙尘。鹦鹉鱼(PARROT FISH)也来凑热闹,翠绿,鲜红,乡下女孩过年新衣一样俗艳。还有一条不知名的鱼,全身漆黑,只嘴唇银白,活脱脱一个出没在东京涩谷的109辣妹。害得我大笑却忘了身在何方,结果自然是喝了一大口海水。
至于红海(RED SEA),最出名的还是扇形珊瑚又称海扇(SEA FAN),它属于有骨的软珊瑚(SOFT CORAL)类,巨大脆弱,总是长在水流急的地方,血一般鲜红且随水流摇摆不定,乍一看很是诡异。最好看的是数量巨大的小鱼,条条有着鲜明的大眼睛,分散水中时,映着阳光,如银屑入水;聚集起来时,回旋盘绕,如巨大旋涡直升海面,吸引着潜水者共舞。珊瑚礁下还藏着致命的诱惑-蓑鮋(LIONFISH)。这种红白条纹相间的鱼,有着长长宽宽的鳍,游动起来如京剧舞台上背插小旗的武生般俊逸。但潜水者一旦被扎,很少能逃脱死亡。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那年在红海潜水并没有遇见它,尽管我众里寻它了千百度。
遭遇鲨鱼
第一次遭遇鲨鱼,是在帕亚岛(PULAU PAYA) --马来西亚西海岸著名的国家海洋公园和潜水胜地。那日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正专心致志用午餐剩下的鸡骨喂黄尾瓬(TREVALLY),突然有人拍了下肩膀,回头,那人指着水面,天呀,几百条一两米长的鲨鱼在腿边争抢着什么,这里那里不时露出一排排利齿。空前敏捷地跳上岸去,捂着狂跳不已的胸口喘息。岛上一片哄笑。那人是国家海洋公园的管理员,看我喂鱼喂的如此兴高采烈,就扔了几块鱼肉引来鲨鱼,原本是开个玩笑,但我的面无人色让他内疚。为补过,他拎来一桶鱼肉,带我回到水里,教我如何用鱼肉指挥鲨鱼列阵。原来这些被称为暗礁鲨鱼(REEF SHARK)的海上霸王并不伤人。实际上全世界200至250种鲨鱼中只有27种有伤人或袭击小船的记录。但人对鲨鱼的伤害却远远大的多。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某些鲨鱼的背鳍所做的鱼翅汤作为佳肴,近年来对鱼翅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市场高额利润,世界各地的渔民争相捕捉鲨鱼,活活砍下它们的背鳍,再将它们扔回大海。因为相对于鱼翅,鲨鱼肉卖不出价钱。而这些被残忍砍去背鳍,失去游泳能力的鲨鱼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命运:不是疼痛而死就是慢慢饿死。某些鲨鱼种类因此濒临灭绝。2000年国家地理频道在全世界掀起一个保护鲨鱼的活动,矛头直指鱼翅消费主力--华裔市场。做为力量微薄的个人,我不可能禁止餐馆出售鱼翅,我所能做到的就是从此拒绝吃鱼翅。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呢?
在以后的潜水日子里,不论在安达曼海(ANDAMAN SEA)还是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不论在爪洼海(JAVA SEA)还是红海(RED SEA),一直不断地遭遇鲨鱼,但有的只是人和鱼相嬉的乐趣。经常是共游一段后停下来互相打量,盯着它们小小的眼睛和尖尖的白牙好奇:不知道它们能不能看见我那藏在潜水面镜后的微笑和藏在心中对神奇造化的热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