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24|回复: 35

徒步徽杭古道,体验徽文化之旅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3 1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徒步徽杭古道,体验徽文化之旅略记




    周六(2011.12.24),为庆祝元旦,单位组织文化之旅——徒步徽杭古道。

    据网上资料介绍: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的捷径,在唐代就已修成。是我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古道自绩溪县伏岭镇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浙川(浙基田村)20公里。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尤其吃苦耐劳,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



    早6:30乘车到绩溪伏岭镇,8:40分徒步南向盘山路,踏着一路霜华朝向两山豁口进发。

发表于 2012-2-3 14: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3 17: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古道入口,就见两座雄赳赳的高峰一南一北巍峨对峙,势如直耸云天。
发表于 2012-2-3 21: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古道入口,空谷横桥,长廊飞架,将古道口与逍遥谷入口连接了起来。立于桥中,看逍遥谷中澄澈透明的泉水从怪石嶙峋间涌出,在一小坝的拦截下形成一碧潭,看那碧潭清澈透底,水平如镜,宁静温润,犹如镶嵌在山野河谷中的一枚翡翠。
发表于 2012-2-4 0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4 03: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办好入口手续,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便直奔古道而去。

    古道铺就在峡谷北面壁立千仞的悬崖中间,犹如嵌在峭壁之中。步入拾级而上的古道,看对面山崖,一倚壁而立的石峰,犹如一沧桑老者在向我们微笑示意。
发表于 2012-2-4 07: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崖壁栈道的北面,阳光射入壁立悬崖上的一个豁口,豁口两边,嶙峋怪石,其状各异。顶端有一石如布谷鸟斜躺在石厅上,状似沐浴冬日的暖阳,甚为形象。
发表于 2012-2-4 10: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渐入高处,两峰夹立之中,一石门雄踞,气势甚为险峻。石门用巨型条石搭建门楼,上书“江南第一关”五个大字。相传她由太平天国代王李世贤与1861年率部于此,赞为天险而得名。关门由四根大厂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楷体字;关口处的石碑上则刻有径通江浙的魏体大字。
发表于 2012-2-4 1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作为前来感受徽文化的后人,站立在这怪石嵯峨的险关重隘之上,用心触摸这“径通江浙”的石碑,看峡谷幽深,云烟曼妙,绿意葱茏,古道视乎在告诉我们:她曾把兵部尚书胡宗宪、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大师胡适等名人送出古徽州……看鸟归山林,溪流涌动,翠谷云黛,她似乎在向我们诉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代代的徽州弱冠少年,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等走向山外的世界,成就了“无徽不成商”的盛名……看脚下千年石阶,光滑铮亮,蜿蜒起伏,古韵悠悠,她似乎在评说:古道曾经有过的辉煌炫彩……

    古道就是一部书,1400余级石阶,就是她叠起的页码。如今我们站立高高的关口,翻阅着这部厚重的历史巨著,心中怎能平抑砰砰涌起的激情?

     让我们高歌一首,以抒我们抑制不住的古道情怀吧:




徽杭古道之“江南第一关”有怀(原创)



天门一道雄关踞,

峭壁横截青石铺。

伟岸雄峰争毓秀,

崖端飞瀑仰空浮。

商儒古道情怀系,

军政足痕关隘书。

曼曼绩徽多少事,

尽由千踏石阶储。



(注:“商”指商业巨子胡雪岩;“儒”指国学大师胡适。他们都由徽杭古道走出绩溪。“军”指清朝总兵胡宗宪,当年出绩溪时亦将足痕留在古道;“政”指当今主席胡景涛,其先祖走出绩溪时亦将足痕印刻于古道青石板上。)
发表于 2012-2-4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江南第一关”,踏着印满斑驳足印的石阶前行一段,便见一倚壁外伸的观景台。站立台上,倚靠护栏,下眺逍遥谷,曲径亭台,怪石嶙峋,溪流回环往复绕行于河谷怪石间,为潭、为臼、为湍、为涟,别是一番景致。
发表于 2012-2-4 2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前行一程,映入眼帘的是路左峭壁悬崖间的一个壑口,一披细泉飘忽而下。这要是在雨水充沛时,必是飞湍瀑流仰空飘泻,其气势定是蔚为壮观。可惜我们没有眼福,只能遗憾的走开了。
发表于 2012-2-4 23: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啊!支持!
发表于 2012-2-5 0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前行,一巨石迎面笔立,其顶端前一柱石略低,后一庞石高挺,中间一豁,其状如鳄鱼开口仰天而啸。
发表于 2012-2-5 05: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石板路弯连弯,峡谷深壑景接景,转眼见到谷中一坝高悬,坝中一汪碧水光鉴照人,犹如高峡平湖,碧波涟漪,澄澈而幽深。
发表于 2012-2-5 0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平湖,继续前行,我们到了黄茅培,乘大队人马休息之机,独自一人下到河谷之中,看那清洌洌的泉流借着前面的滩头瀑布,急湍而下,飞珠溅玉,似舞动银链一般。如果不是在这冰凛霜侵的时节,真可以躺在这溪流边平展展的石床上小憩一会,仰看翠峰,侧听水鸣,忘却世事,静心感受山水无私的馈赠,那感觉一定是非常惬意的。
发表于 2012-2-5 12: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黄茅培出发越过约4公里山坡机耕路,便来到下雪堂,复又踏上一直连接到蓝天凹的千层石阶。
发表于 2012-2-5 15: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完在核桃林中攀升穿行的石阶,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哦,蓝天凹到了。一片开阔的旷野上铺就一层如蓑衰草,清风徐徐,阳光明媚。身处旷野,突然有一种到达高原的感觉,你看天空是那么的蓝,松针是那么的碧,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明净,山是那么的悠然郎秀。
发表于 2012-2-5 18: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旷野北端,两座山峰对峙,中间形成一个凹形口,凹口内碧空如洗,湛蓝如海,与对峙之峰巅上苍翠葳蕤,郁郁葱葱的黄山松相互映衬,此大概就是蓝天凹取名之由来吧。
发表于 2012-2-5 22: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凹续:
发表于 2012-2-6 0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东越过开阔地,一巨型山体,峭壁千仞如刀劈斧削一般,横亘在开阔地的北面尽头,势如屏障。走到开阔地的尽头,地势突如断裂下陷一般,形成一巨型山谷深壑。深壑内山势峭拔,群峰峥嵘竟秀,苍松葱茏争荣;石阶与天门相衔,松涛与鸟语和鸣;清溪潺潺,谷鸣山应,真人间仙境之所也。
发表于 2012-2-6 04: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峰峦竞秀蓝天凹:
发表于 2012-2-6 07: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山势而下,石阶穿过两笔立山峰之间,天空仅一线相望,几堪与黄山一线天相媲。
发表于 2012-2-6 1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山口,路左并列两峰凌天矗立,其一高昂,犹如巨鳌昂首仰天长啸一般;其一略矮,状如鹰鸮昂首坐立之姿。
发表于 2012-2-6 14: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谷中众多峰峦,其状各异,则不一一道来了。
发表于 2012-2-6 1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图片:
发表于 2012-2-6 20: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点永来村,结束行程。

    总之,蓝天凹天蓝、景美,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发表于 2012-2-7 0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
发表于 2012-2-7 03: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图欣赏
发表于 2012-2-7 06: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一把。
发表于 2012-2-7 09: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古道美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