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2|回复: 1

湘潭11名队员都是大学生骑车去西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30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jpg
  11名队员都是大学生
  “今年恰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俱乐部便组织了这次骑行活动。”湘潭大学大四学生曾钊是队伍中骑行经验最丰富的队员,骑行中时常担任领队和押尾。曾钊说,早在大二开始,他就有了骑行西藏的想法,此后他不仅买了自行车,还通过跑步、骑车来锻炼身体,并研究旅行攻略。今年暑假,他终于邀集到有同样爱好的同学和朋友一起来完成心愿。
  曾钊介绍,这次去西藏的车队成员共11人,都是在校大学生,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其中八人来自湘潭的高校。唯一的女队员是湘大职院的夏丹,她放弃了即将来临的村官面试而选择了进藏。7月12日,车队从湘潭出发骑行到长沙,乘火车带自行车一起抵达成都后,走川藏南线骑行进藏。
  2-2.jpg
 车挂悬崖边,车主不见了
  “青藏高原除了纯净的天空和雪山,还有恐怖的高原反应。”曾钊回忆,车队第四天从四川泸定赶往康定的途中,他就觉察自己开始有了高反迹象,呼吸相当急促,只好赶紧购买氧气和葡萄糖。听闻其他车队因高原反应酿成悲剧或是不得不返回,曾钊认为他们的车队算是特别幸运的了。尽管一些小感冒不可避免,但大家都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高原反应。
  除此之外,变幻莫测的极端天气也让队员们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介绍,骑行时很多时候在山顶是10℃,到了山脚就是40℃,而全程遇到的最高温是50.8℃。从东达山下山时,突然下起了冰雹,码表显示温度为3℃,他们的手都冻麻了。全队有四、五个人的自行车刹车失灵,只能用脚踩地刹车,一名车友还撞上了一辆越野车,所幸没有大碍。而在翻越高尔寺山时,旁边是令人胆寒的悬崖,一名车友突然发现一辆自行车悬挂在悬崖边的树上,而主人却没了踪影。队员们赶紧报了警,并召集了二三十名车友,但最终还是没找到车的主人。“可能是人掉下去了,也有可能车主把车扔掉,选择了步行。”想起这些,大家还心有余悸。
  “11人同时到达是奇迹!”
  “你们体力差别太大,而且还有一个女队员,不可能同时抵达”。队员们介绍,还在从成都出发的第二天,就有一个上海的老车友这样断言。
  由于队员们的骑行速度和体力不同,每段行程都会安排有领队和押尾。而唯一的女队员夏丹经常需要押尾的车友照顾。采访中,夏丹多次对大家的照顾表示感谢。为预防特殊情况发生,车队出发前就备好了药品,像云南白药、碘酒、双氧水、感冒药等。然而一路上,吃和住对队员们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大家吃的是管饱饭,即不管口味只管吃饱的饭菜。而典型的藏餐就是吃藏面、喝青稞酒和酥油茶。由于高原含氧量低,初次进藏很不适应,队员杨辉形容睡觉时总感觉“有几块砖压在胸口一样”。途中住宿时,由于车友太多,有时三个人只能分到一床被子,夜晚温度只有几度,不少队员很难入睡。
  骑行过程中,队员们翻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米拉山等14座大山,途经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五条江河,历时28天,共骑行2100公里,终于在8月10日同时抵达目的地拉萨。这被其他车队称为“奇迹”。曾钊认为,“有团队意识,大家互相照顾,没有性子很冲的人”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主要原因。
发表于 2011-10-1 2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