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和非周末队再走红螺三险,一是想对三险诸多庙庵遗迹做进一步探寻,二是想去看看临近的玉虚宫。
房山的玉虚宫坐落于波峰岭景区东侧,黄山店戒毒所通往红螺三险的山沟里。此玉虚宫的身世,既不是红螺三险那样的神话故事,也不是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申公豹所在的元始天尊门派,更和网络游戏《封神》中的马天宇装扮的玉虚宫小萌男无任何瓜葛。它古时是一处道观,因其地处宝金山环抱之中,周边景色秀美,环境清幽,林木繁茂,实为休闲避暑的好地方,故被宫内以李莲英为首的大太监们看中,募资400两银将该处庙产买下,并于清光绪年间重建,演变成了太监们的“私人会所”。附近村民以李莲英在此住过为由,说此建筑是李莲英的别墅,房山文物部门曾对此进行考证,认为称其为李莲英别墅依据不足,相关证据可推断此处为大太监们的养老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干休所,呵呵)。但当地百姓和驴友们更愿意以讹传讹,都称此地为“大清国高级干部李莲英的私人别墅”。我也是一句“走——看李莲英别墅去!”,忽悠了一干驴友奔此而来。
当年李莲英等大太监购置此处会所,必定是觉得从黄山店沿山沟来此较为便捷,但这段山沟在“备战备荒”的年代被建为军用仓库,因此沿山沟进入十分困难。近年军队已将闲置不用的仓库移交地方,虽然地方接收单位仍限制游人穿行,但只是在沟口把守较严,而游人从波峰岭景区等周边山上则可到达玉虚宫。
从红螺三险所在的红螺山上向黄山店方向瞭望,可看见山沟中的库房。沿山沟中的古道下行,通过库区上口一个虚掩的铁栅栏门,即可踏上库区的水泥马路,
仓库虽然闲置许久,但因人迹罕至,仓房、洞库、消防设施等陈列如故,只显现出年代的陈旧。高处架设的监控探头和探照灯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虽然那大概已成瞎子的眼睛——摆设,但我们还是有些心虚,缩头缩脑,屏声静气,默默前行。
(点击看大图)
因事先研判过该区域的卫星地图,在水泥路分叉处,我们选择了右侧向上的道路,不久即看见了一栋仿古建筑的房屋横在路中。
仿古房屋右侧山坡上有明显的石阶顺坡缓缓而上,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觉。
沿石径上坡不远,即可看见位于高台上的玉虚宫山门。山门相对完好,砖石拱门上的额匾被抹上白灰,并有毛主席手书体的“为人民服务”字样,提示我们这里相当长一段时间曾被作为解放军的营房。
这里是玉虚宫的前院,呈四合院布局,传统院落特有的影壁、门墩儿等一应俱全。虽然年代已久,建筑破败,但从杂草丛中隐现的卵石巷道和四处散落的各类建筑构件,仍可看出当年建筑的精致。
院内竖立着两块石碑,右侧的石碑记录着玉虚宫重修过程,背面的碑文大意:光绪四年(1878年)该院住持李明玉率众徒,将玉虚宫连同周边土地卖予十几名太监,价银400两,并不短欠。恐口无凭,立字为证。左侧则是出资人的“功德”碑,刻有“护法从善人”名,第一位就是大名赫赫的“长春宫四品花翎总管李莲英”。
玉虚宫的后院地势较高,位于石台之上,石阶年代虽久但相当完好。
门楼是主人的脸面,由此可看出院落主人身份的高低贵贱。后院门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内侧建有清式垂花门(形成遮风避雨的空间),脊部为勾连搭顶(双波屋脊),门柱两侧镶嵌精美砖雕,由此可见后院居住者地位要明显高于前院。
后院的房屋均建于高台之上,并较前院高大,正房雕梁画栋,正面墙上还有斑驳残缺但仍显精美的壁画。壁画曾被白灰和墙纸多层覆盖,从遗留的墙纸文字上看,墙纸是文革初期的报纸,其极左的词句令同行的年轻驴友膛目。
从后院左后便门出去,沿小石径上行约五、六十米,即是塔院。现有塔三座南北一字排列,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石结构,高约七、八米,塔基和塔室均被盗毁,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除前院、后院、塔院三个主要部分外,玉虚宫南侧还有一眼水井,井台开阔,从井口安置的抽水机可以看出,此井水量充沛,可供沟里仓库等单位使用。玉虚宫四周还有一些零散建筑遗骸,多湮灭于丛林荒草之中,已无从考究。
离开玉虚宫,可翻越宝金山从波峰岭景区出山,但几个人斗胆沿库区山沟继续前行,转出沟口遇看库人盘查后放行。回城路上,大家意犹未尽,仍在议论着玉虚宫的前世今生。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