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2|回复: 9

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强度是由领队决定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 2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强度是由领队决定的


比如我有次参加由WAKA组织的活动,从白家疃到三炷香,要按路线这绝对不能算是一次强度比较大的活动,因为那明显的是路也不算长,山也不算高。可却把几个有名的绝对算不上是弱驴的,比如吉普88354、老孟、老鹰大叔等等给累p了。为什么?因为走得快,爬得急呀。而且一路不歇,一路天热的还不行。那这还能说此次活动强度很低吗?


又比如有一次我跟的潜溪天行爬海坨,用领队的话说就是“把1.5的活动生生走成了1.0”。为什么?因为他会“组织”呀!他领队成了全队五、六十人里走的最慢的。而且他还不允许别人走得快、超过他。谁要是走快了,超过他了,他就叫全队停止前进。那这1.5能不走成1.0吗?


还有一次跟会心一笑领队走安家庄十八潭。要按帖子上说是0.5,可实际大家的普遍看法都是1.0或者更高。当然,有人说是由于“意外”,是由于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可我却以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跟领队的预想有一定偏差有关。


举以上几个例子想说明的是什么呢?想说明的是:其实如果腊八领队不让前边的队走得那么急,让落后、落单的队员尽量能跟得上,那一般,这次事故的发生,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发表于 2012-10-4 0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不错,留个脚印
发表于 2012-10-4 0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0-4 0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0-4 0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文老师带队,三次成功走鳌太那一带的路线。如果果果参加文老师队,绝对是队中强驴。
发表于 2012-10-4 0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0-4 0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山上不走就成0.1了。。。。速度 要根据线路整 体规划来决定的,而不是决定强度的因素
发表于 2012-10-4 0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度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定强度时,一般是参考中等体力的参与者来衡量的。对于某些强驴来说,普通2.0的线路,在他们眼里最多也就1.5。

用个不恰当的比方,一般人跑马拉松,5个小时能下来就不错了,强度不小了。如果是经过练习的某些“牛人”,3个半小时也很正常。当然这些“牛人”非要5小时搞定马拉松,那只能是当遛腿了。如果是专业运动员,成绩怎么也得在2小时45分以内啊。3个半小时跑下来,就当恢复性训练了。

所以说,强度只是个参考系数。我觉得把路线的长度、上升高度等详细参数标出来对大多人更有参考意义。
发表于 2012-10-4 0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0-4 02: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淡淡 发表于 2012-9-25 16:11
坐山上不走就成0.1了。。。。速度 要根据线路整 体规划来决定的,而不是决定强度的因素 ...

“坐山上不走就成0.1了。。。”

这话说得很不客观。

举例说,人们在户外活动中,给一定的活动标识出是1.0还是1.5等等强度,其实绝对不是说要走还是不要走。因为并非某人能走1.0的就绝对不能走1.5。同理,也不是能走1.5的,肯定走1.0就没问题。那么标出1.0或1.5或多少强度,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还是说应该怎样走的问题。比如是用一个人走?还是用一部分人走?还是用许多许多人走?

再有一个就是不同的强度可能也首先要预示着,假如要以团队走,那这团队首先应是怎样一个团队?否则是无法走这个强度的。因为你不能说只要这个团队中的某一两个人最终走到终点了,就等于这个团队走到终点了。

“坐山上不走就成了0.1了。。。”,为什么不客观呢?因为户外活动中,可能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证明,坐在山上不走可以定义、定性为是0.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